5·12特大地震的創傷
正隨時間慢慢淡去
監測預警,抗震減災技術
也在這10年間飛速發展
大震不倒能實現嗎?
5月12日是汶川地震十周年紀念日。十年過去了,近日,省地震局組織全省市縣地震工作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及華商報記者當天上午到我司進行了現場參觀。
地震是以波動形式傳播能量,常規抗震房屋采取剛性抗震方法,通過增加截面尺寸,提高材料強度等級以提高抗震能力。隔震建筑采用“柔性隔震”方法,在建筑物基礎與地基之間設置隔震支座,使80%以上的地震能量不能傳遞至隔震層上部,以達到震時“地動房不動”的目的。
減震就是采取“以消代抗”方式,顛覆了傳統的結構抗震設計理念。傳統抗震結構體系是通過加強和提高側向剛度來滿足抗震要求。消能減震技術通過設置消能阻尼器,在結構出現變形時迅速地消耗大量能量,以保護主體結構的安全。結構越高、越柔,消能減震和抗震的效果越顯著。所以,消能減震技術也是高強、輕質材料的超高層建筑、大跨度橋梁等結構設計發展的趨勢。
車間內擺放的隔震結構演示平臺上,一座傳統結構的樓棟模型,一座隔震結構的樓棟模型,上端都設計了一個水槽。在模仿地震來臨的晃動中,傳統結構樓棟模型上面的水槽內“巨浪”不斷,而隔震結構樓棟模型上方的水槽內液體表面只是泛起了漣漪。
在生產車間里,華商報記者還采訪了我司的其他隔震產品-樓梯結構彈性滑移支座,由于“硬抗”的設計方案以及傳統滑動支座做法設計方案不完美,結合減、隔震設計思路,提出將滑動支座轉化為彈性滑移支座。這種支座相比滑動支座更安全,大震時即使梯柱破壞,彈性滑移支座能確保梯板不會脫落,樓梯不倒塌,其作為逃生通道的功能能繼續發揮,直至整體結構倒塌失效。
當日下午華商報記者到大荔縣洛濱小學實地探訪,該小學于2017年2月19日開工建設,當年9月1日投入使用。學校8棟單體建筑在設計過程中全部采用了隔震支座技術,由我公司提供及指導安裝了近三百個建筑橡膠隔震支座。由隔震支座撐起的這個隔震層,把建筑物的上部結構與下部結構分開,一旦發生地震,支座產生較大的水平位移變形,能耗散大量地震能量以降低上部結構所受的影響。
永 安 減 震
因為專注, 所以專業;
因為專業, 所以卓越;
因為卓越, 所以信賴。